秋風和煦,陽光明媚,最是書香能緻遠。為進一步加強學院學生知識文化儲備,提高新生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的熱情,近日,我院2023級研究生在10教233開展第二期讀書心得分享會,活動邀請楊萌萌、王明寬、馮睛睛、王豔麗、朱明子等五位同學進行分享,班主任李瑩擔任點評嘉賓。
楊萌萌在《閱讀盧卡奇》分享中對本書脈絡進行了如下概括:盧卡奇在早期對物化邏輯的探索和思考;盧卡奇将馬克思與黑格爾的思想進行融合,通過審美救贖的方式來尋找走出物化迷霧的道路;盧卡奇通過返回對象性存在的社會性來尋找解決物化的辦法。通過脈絡分析,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了關于盧卡奇的學術思想體系。
王明寬分享的書目是《實踐論》和《矛盾論》,她認為兩本書提供了批判、破除和戰勝作為主觀主義之表現形态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哲學武器。必須堅持知與行、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曆史的統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踐論》同《矛盾論》一道奠定了中國共産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成為中國共産黨引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并取得勝利的實踐哲學。
馮睛睛對《反杜林論》進行了讀書心得的分享,其從該作品的序言、引論、哲學等五個部分對本書進行了介紹,并且提取了一些精彩片段進行賞析,主要涉及“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不是至上的,它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樣又是有限的”、等相關内容的片段。
王豔麗介紹了《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這本書的作者、書中精彩内容和書本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等三方面内容;從“申辯式的文本結構”、“伊格爾頓對反馬克思主義觀點的反駁”、“針對過度解讀馬克思主義觀點的反駁”等為出發點對本書的主要内容進行了解讀;闡述了本書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的借鑒意義。
朱明子分享的書目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她從該作品的理論背景、主要内容等方面進行了分享,指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主義形成階段的重要著作,繼承和發展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的思想,為新世界觀的系統構建作了必要的準備。
鐘佩芹、張原蓉、張炬、陳炫誠、金雨欣等五位同學對她們的發言進行了點評和讨論,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在點評過後,每位同學對上述書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思考,讀書氛圍也愈發濃厚熱烈。
李瑩對同學們的發言進行了點評與總結,要求同學們在平時更要多多閱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原著書籍,提出了在下一次讀書分享時的注意事項和要求。活動持續增強了同窗之間的聯系和友誼,最終在同學們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
文稿|葉磊
圖片|王明寬
審核|宋樹林